霜降已过,立冬将至
秋天萧瑟天气凉
一杯温奶避寒霜
“霜降”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。
霜降过了也就意味着冬天快到了。
时值深秋,草木黄落、蛰虫始眠,
一早一晚已有冬意。
在秋冬,特别是在霜降时节,
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。
民间常说:
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
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
中医典籍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记载“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。
秋冬之时燥邪为患,易伤阴。
故秋冬之时宜服用滋阴之品或搽用滋润护肤之品以防燥邪,保持居室空气之湿润亦有助于避免燥邪。
秋冬应注意防寒保暖
秋冬换季要注意添衣防寒!
以下重点部位要注意保暖:
【头颈部】湿发及时吹干,如果不及时吹干,头部受寒容易导致头疼。
颈部大椎穴最怕风寒,如果大椎穴受寒,背部寒气加重,会导致阳气受损。
【腰腹部】肚脐是神阙,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。
肚脐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,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,血管丰富,皮肤的屏障功能较弱,很容易受寒。
【膝关节】膝关节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,会引起血液循环不通畅,导致“老寒腿”,出现腿部酸麻胀痛而且还有沉重感。
【脚部】“寒从脚底下生”,如果脚部受凉,容易导致寒邪入侵机体,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,疾病就可能乘虚而入。
健康问题
秋末时节,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流感的高发期,也是肠胃疾病增加或复发的高峰期。
天气逐渐变冷,容易引起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,如过敏性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开始加重或发病。
换季时早晚温差大,没有及时的增添衣物,同时自身抵抗力又差,很容易受到病毒入侵而感冒。
由于寒冷的刺激,人体中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,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,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,使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。
因此秋末时节要注意滋阴润肺、养胃健脾、调补肝肾,提高免疫力。
食补
中医强调进补前一定要调理好脾胃。
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,如:玉米、萝卜、栗子、秋梨、百合、蜂蜜、淮山、奶白菜、牛肉、鸡肉、泥鳅等等。
另外,薏米、红枣、核桃仁、扁豆、黑豆、兔肉等性温而不燥的食物也宜常食。
其次,一些适宜的饮品对于调养脾胃、养阴润燥也十分有益。
牛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!营养丰富,还能增强免疫力!
牛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,对于人体有不可多得的养生功效,而在秋冬多喝牛奶,更是可以帮助体寒的女性暖胃润肺。
滋阴润肺
牛奶味甘性微寒,具有生津止渴、滋润肠道、清热通便、补虚健脾等的功能。
平常喝一些温牛奶,能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,增强肺部功能,减少呼吸道问题的产生。
秋季肺部易燥热,多喝牛奶是滋补肺部的有效途径。
养胃健脾
牛奶对消化系统起保护作用。
能促进溃疡病灶的愈合,能中和胃酸,加强胃功能,有利于胃炎的恢复和治疗,因此,肠胃病患者应经常喝奶。
秋冬喝牛奶,可以滋润肠胃,防止胃寒。
提高免疫力
牛奶营养比较丰富。
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这些蛋白质经过酶水解,会产生一些效应。
能够激活免疫系统,使得免疫细胞的活力增强。
除此之外,牛奶里面还含有许多抗菌的物质以及其他微量元素。
这些对于增强免疫能力都是有帮助的。
平时喝奶也是很有讲究的!
奶粉是一种新鲜的营养食品,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。
注意控制好温度,含有活性益生菌的奶粉,冲调时水温不易超过50°。
秋冬天气渐凉 奶粉在冲泡好后应立即饮用